作者 | 梳子姐汇配资
这个长假,鸡排哥火了。
景德镇街头的李俊永,因一块鸡排被推上热搜,瞬间从市井走向神坛,成了泼天富贵的代言人。
高铁飞驰,排队如潮,仿佛不去买一块鸡排,就错过了时代的脉搏。
然而狂欢之后,我们不得不问:这真的是我们该关注的一切吗?
当鸡排哥的油锅还在翻滚,当短视频平台的滤镜还在闪烁,广西的洪水正悄然淹没家园,河南的农民正在泥泞中抢收着粮食,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,在娱乐至上的浪潮中寂静无声、悄然退场。
10月4日凌晨,南宁邕江出现76.5米洪峰水位,超警戒线3.5米,为2001年以来最高纪录。
整个广西22条河流32个站点超警,最大超警幅度达到4.92米,沿江设施被淹,防洪闸口全部关闭,部分区域水深达2层楼高。
与此同时,中原大地的河南,连续阴雨天气对秋收、晾晒造成重大影响。
过去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可以直接开进田里帮助收割,现在只能进行人工采收,网络上随处可见农民蹚水采收玉米、花生的视频,令人揪心。
更严重的是,由于持续阴雨,收回来的粮食作物晾晒困难,发霉、发芽问题让秋收损失不可计量。
广西洪水、河南秋收汇配资,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,却被“鸡排哥”的喧嚣挤到了角落,这成为流量经济时代的典型样本。
从怀化理发晓华到南京咖啡奶奶韩素珍,从重庆街头的卤鹅哥到临沂拉面哥程运付、菏泽东站唱歌的郭有才……
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普通人被算法选中,成为全民围观的狂欢对象。
这种流量造星机制背后,是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捕捉大众情绪、当地政府借势宣传城市形象、自媒体批量生产话题内容的合谋。
当几十条热搜同时被网红探店和段子视频占据时,公共讨论空间正在被挤压——就像广西洪水中被淹没的堤防,真正重要的信息反而被娱乐洪流冲淡。
尤其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流量狂欢往往呈现同质化特征,所有参与者都在复刻相同的拍摄角度、创作雷同的搞笑段子,最终形成信息茧房,让公众误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。
流量没有原罪,但如果流量只追逐娱乐而忽视民生,只热衷表象而忽略根本,那么这种流量导向就是畸形的。
一个健康的社会,既需要轻松的娱乐,更需要对重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。
在享受假日休闲的同时,我们不能忘记,仍有同胞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,仍有农民在为国家的粮食安全辛勤劳作。
当流量经济将注意力转化为消费力时,我们更应思考,什么样的关注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?是网红店铺前的长队,还是受灾农田里的及时救援?
这个问题的答案,或许就藏在那些被洪水浸泡的稻穗和发霉的玉米里,就藏在农民脚踩烂泥心急如焚的原始劳作里。
鸡排哥可以有关注,但不该淹没一切;娱乐可以有空间,但不该占据所有空间。
毕竟,当洪水退去、阴云散尽后,真正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,不是谁又成了网红,而是餐桌上的粮食是否充足,是家园是否经得起风雨考验。
别让热搜变成失明,别让流量带偏了舆论,也带丢了良心。
这个长假,我们该问的,不是鸡排哥在哪,而是广西的洪水退了吗?
河南的粮食收上来了吗?
农民的日子,还过得下去吗?
这些,才是流量时代最值得坚守的清醒。
-完-
笔不阿贵,文不奉承
yanbaoer2024
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